EN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威廉希尔官方网站>>正文

世界历史系列讲座之一:拜占廷末代皇帝之死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0

浏览次数:

来源:

2016年12月15日晚,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教授应邀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历史故事最难讲好——拜占庭末代皇帝之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经理苗书梅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陈教授首先分析了探究拜占庭末代皇帝之死这一问题的意义。由于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死亡导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拜占廷史作品中有关末代皇帝之死的内容又不详尽,所以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于君士坦丁堡战役的重要性,陈教授谈到了以下几点:第一,它确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它标志着拜占廷帝国千年历史的终结;第三,它拉开了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对立斗争的大幕;第四,它彻底中断了巴尔干半岛历史整合的进程,加剧了这个内部多样性大于统一性地区的矛盾;第五,它借助素丹之手再度强化了伊斯兰势力自公元7世纪分裂地中海的战果。

接下来,陈教授列举了拜占庭古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从中可以发现,对于君士坦丁战役及末代皇帝之死的问题,几个幸存者的说法均不一致。陈教授特别提到,对末代皇帝的“正面”描述主要出自拜占廷作家,拉丁作家下笔时则充满了对拜占廷皇帝及其臣民的偏见。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因此我们对不同史料的解读需要十分谨慎。无论是拜占廷史料中的吹捧,还是拉丁史料中的贬损,都不是亲眼所见,都没有提供可靠的信息。所以,有关拜占廷末代皇帝之死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结论。

之后,陈教授从末代皇帝之死的问题引申开来,谈及历史认识论和历史研究问题。由于历史资料是人撰写的,所以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这种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看到的“历史”并非“真实客观的历史”,它与真相存在一定距离。历史研究者只有在精心选取史料、认真考证史料、准确解读史料、合理运用史料的基础上,才能对历史问题做出相对客观和正确的理解。但是这一过程受人的主观立场和观察角度的影响。因此,我们从事历史研究,应该认识到,我们只不过是在努力追寻真相,却不一定能找到真相。

最后,陈教授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为同学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一些建议,鼓励同学们坚持探索,在历史研究的路上越走越宽阔。

主讲人简介:

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学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拜占庭史、世界古代史、基督教史。兼任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担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世界史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雅典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杜伊斯堡大学、成功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和讲学,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拜占廷历史与文化、世界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包括《拜占廷学研究》、《拜占廷帝国史》、《巴尔干古代史》、《拜占廷帝国通史》等。曾获得希腊议会通过的由希腊总统和外交部长签署的“最高文学艺术奖”金质勋章,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九五重大项目、“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项目、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