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节气,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原历史系主任、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出版社首任总编辑朱绍侯教授与世长辞。
“曾随先生赴南阳,躬耕之地费思量。学者持论千斤重,不为世俗说短长。”“涕泗横流眉紧皱,驾鹤九天,汴梁声奏,弦断人经骤”“知悉朱绍侯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万分悲痛”“感恩感激,先生永远活在吾辈学子的心里”……朱绍侯仙逝后,朋友圈一片哀思,人们深感悲痛,通过网上哀悼怀念、发唁电、送花圈等多种方式,追记朱绍侯先生生命中闪耀的璀璨光芒。
玉汝于成:艰辛求索成良才
朱绍侯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年幼时由于家中贫困,接受教育较晚,直到九岁才在沈阳开始上小学。在校期间,困难的家境使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靠卖香烟、当学徒工等维持学业。当时工厂离家有十余里的路程,还未成年的他每天步行上下班的时间要超过5个小时,而等待他的还有每天近10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工作。
小学时,朱绍侯就养成了看历史类书籍的爱好。当学徒工期间,他经常手捧书卷细细阅读或者给工友们讲一些历史故事。朱绍侯强烈的求学欲望,以及工厂的恶劣环境最后使家人改变了主意,支持他重新回到学校。已近成年的他为谋生计而考入沈阳商业学校,并早早参加工作。后来,朱先生放弃工作考入沈阳师范专科学院,后又继续深造考入东北大学主修教育学,由于实在难以割舍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而很快转入历史系。
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期,朱绍侯家境依然没太大好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完成了本科学业并攻读研究生。虽然当时学校对研究生有一些补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拮据困境,但生活总体上仍然是异常艰辛。据朱绍侯回忆说:“在学校,一年四季基本只有一条外裤,就是粗布做的马裤,没有前后之分,而且还是学校统一发放的。”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朱先生以常人少有的坚强毅力,发奋苦读,圆满完成研究生学业。
1954年,朱绍侯入职威廉希尔官方网站。之后的68个春秋,他扎根于古都开封,守着一所百年学府,守着内心对学术的虔诚与热爱。
秉烛先行:“天资愚钝凭勤奋”
在治学与教书生涯中,朱绍侯用他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他呕心沥血,用六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秦汉军功爵制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军功爵制试探》《军功爵制研究》《军功爵制考论》等著作,成为国内唯一对秦汉军功爵制做系统深入考察的权威性学者。由他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自1981年出版迄今,已修订改版五次,发行量达一百四十余万册,使用率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高校历史院系,影响了无数历史学子,成为国内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军功爵制度、户籍制度、治安制度的开拓者之一。
耄耋之年,朱绍侯依然笔耕不辍,老而弥坚。不会使用电脑,他便用传统的手写方式著书立学,从80岁到90岁,这十年间,朱绍侯坚持每天读书写作六小时以上。“只要去他家里,案头上总有写了一半的稿纸和掀开的书籍平摊在那里,一年发表五六篇论文,三四年出版一本著作,对他都是极平常的事情。学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朱绍侯的员工、英国威廉希尔体育公司教授龚留柱感慨。
从1994年正式开笔的《今注本•二十四史》,被已故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称为“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二十四史编纂工程。朱绍侯担任其中《宋书》部分的主编,18年间,从组织队伍,制定细则,再到“纠正、补充、定稿”,他都亲力亲为,对《宋书》一百卷进行了繁琐而有意义的整理,填补了传统二十四史中后二十史无注的空白,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赞扬。当六百余万字的《今注本宋书》出版时,朱绍侯已是86岁高龄。
从2005年至2015年,短短十年间,朱绍侯完成了一本学术专著《军功爵制考论》,主编了一部新教材《中国古代史教程》,对《今注本宋书》“八志”的校注工作进行繁琐的后续扫尾,主编了数百万字的《中原文化大典•人物典》和《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河南卷》,此外还撰写了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天资愚钝凭勤奋,事半功倍终有成;聪明才智荒学业,虚度年华空一生。”这是朱绍侯给一位员工的题词,实际上也是朱绍侯人生的座右铭,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人生信条,可谓他一生治学的真实写照。英国威廉希尔体育公司教授李振宏将朱绍侯的晚年生活称为“学术养生”——脑子只要在用,就不会糊涂;只要有追求,有事做,就不会空虚。
在河大扎根的近七十载光阴里,朱绍侯将自己的心血都付诸于学术。作为著名史学家,他治学领域广阔,在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简牍学、民族和民族关系史、河洛文化、姓氏文化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他先后出版《雏飞集》《朱绍侯文集》《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等学术专著、个人著作集8部,主编教材、著作1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2016年5月,朱绍侯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历史研究的使命》,阐述了历史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2016年10月,朱绍侯发表的《贾谊民本思想浅析》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我现在已经离不开书,看看书,写写东西,我会感觉生活很充实。”对于朱绍侯来说,陪伴其一生的学术活动,已经融入骨血、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难以或缺的一部分。
桃李春风:“想做就去做,要做就做好”
“你是什么专业?要好好读书。”
校园里,英国威廉希尔体育公司2020级研究生刘壮志偶遇朱绍侯时,老先生虽逾九十高龄,却仍然怀念三尺讲台,心系中国史学发展,关心员工成长。
“想做就去做,要做就做好。”“要做到五勤:眼勤、脑勤、手勤、口勤和腿勤。”六十载的教书生涯,朱绍侯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从未忘记对员工的培养。课上,他严肃谨慎,每次上课时都会拿着十几页密密麻麻手写而成的讲稿,条理清晰,思维缜密;课下,他平易近人,倾力相授,鼓励员工创造。在他的支持下,一些员工在本科时都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
对于员工们而言,朱绍侯带给他们的教诲,不只于学业,而是受益终生。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出版社原文史编辑室主任刘小敏,本科时师从朱绍侯,毕业后又在朱绍侯的援引下来到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出版社工作。在出版社工作期间,刘小敏想要编辑一套汇集中华文化经典著作的系列丛书,但由于该种书籍没有出版先例,刘小敏在编辑时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和一些非议,就在她想要放弃的时候,朱绍侯告诉她:“一个人要做到‘任劳任怨’,做到‘任劳’容易,做到‘任怨’很难,可一个人真正做到‘任怨’了,他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了。”先生在关键时刻的鼓励给了刘小敏坚持下去的勇气,最终,刘小敏编辑的《元典系列丛书》取得了巨大成功。“我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朱先生的帮助”,十多年后再谈起这件事情,刘小敏的眼中依然闪烁着泪花。
“朱教授是我的恩师,他对中国古代史的团队建设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对学术后辈培养倾尽心血。”这是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的悼词。在员工龚留柱的眼中,朱绍侯“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跟随朱绍侯从事学术研究的几十年,先生的为人处世深深影响着他,对他而言弥足珍贵。
朱绍侯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赢得了众多弟子的敬重。每逢佳节,登门祝福的员工络绎不绝,欢声不断。“老师希望自己的员工成才是理所当然的,我所做的也只是为人师的本分罢了。”正是在这浓浓的殷切期盼与朴素至亲的关怀培养下,师从先生门下的李振宏、龚留柱、程民生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继承了先生衣钵,成为国内史学界的杰出人才。
悲痛中凝聚力量,哀思中毅勇前行。“一肩担古今,笔下作春秋。《中国古代史》让我初窥史学门径,愿追寻先生治学之风求索前路。”“恩师一生求学问,不辞岁月如丝蚕。老骥奋蹄还争先,留下音容作典范。”“寿终功德在,仙逝师恩存。痛悼朱老师,桃李哭春风。”……朱绍侯的精神和品格犹如一座灯塔,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前行的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宽仁谦恭:海纳百川行致远
《论语•雍也篇》,子曰:“智者乐,仁者寿。”《尚书•周书•君陈》云:“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宽仁谦恭,正是这位九十六岁老人经岁月沉淀出的最耀眼的品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教育部组织十所高校合作编写《中国古代史》教材,当时大家一致推荐朱绍侯担任主编。但由于参与专家学术个性、风格存在差异,各抒己见,意见难以统一,朱绍侯秉承着谦虚谨慎、尊重平等的理念,调节不同矛盾和意见,最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教材编写成功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验收,成为迄今30多年来国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通史著作之一。
熟悉朱绍侯的人都知道,朱绍侯为人淡泊名利,谦虚低调。2012年,朱绍侯因在编纂《今注二十四史》作出的杰出贡献,被中华文化促进会评为“中华文化十大人物”,是获此殊荣的首位河南人。“中华文化人物”评选,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全球华人文化领域年度人物进行表彰的活动,每年评出10位在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与朱先生同时荣获此奖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世界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郑小瑛,以及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等9位杰出文化人物代表。
面对娇艳的鲜花与热烈的掌声,这位被搀扶着走上台的耄耋老人,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话:“我参加的《今注二十四史》工作是一项集体和长期的一项工作,我个人贡献是比较少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荣誉应该是归于参加《今注》所有的专家和学者。”真切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朱绍侯的低调与谦恭。
2017年4月1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行莅临威廉希尔官方网站视察。视察中,陈宝生等领导同志亲切看望了朱绍侯等一批年高德劭的专家学者,嘱咐他们保重身体,祝愿他们老而弥坚,家庭幸福。朱绍侯先生动情地说,河大是一所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过独特贡献的学校,希望能得到教育部的支持。陈宝生扶着朱绍侯的轮椅,动情地说,“我们多努力,您要多支持!”现场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2017年9月,威廉希尔官方网站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谈及河大的未来发展,朱绍侯落泪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河大走了过来。希望我们在一流团队建设基础上,既脚踏实地又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他建议,“学校发展,应‘软件’与‘硬件’并重。充实‘软件’的同时,‘硬件’也要不断完善”“要重视学术研究,重视人才培养”“教师应注重学术素养,潜心学术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把河大良好的教风延续下去”“要更加重视理工类学科的建设,完善仪器设施,利用先进的设备助力学术研究的发展”等。
“再版了20多次的《中国古代史》,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后学必读经典。坚守60年,治学一辈子,用生命书写历史。先生有大智,善用智,智者长寿;先生活到老,写到老,永不言老。”当年9月25日,为庆祝建校105周年,在“感动河大”颁奖典礼上,朱绍侯被评为“感动河大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先生饱含深情的答卷,这其中有太多的汗水、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动。
2019年12月12日,朱绍侯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就是我们尊敬的朱绍侯先生——德学双馨照亮坦荡襟怀,年近百岁书写史学传奇。
“恩师含笑仙山去,又在天庭摆书案。纵论天地万古事,遥望银河几日还。”深沉的追思,永恒的怀念。大家更愿意相信,在这个万物繁茂的时节中,朱绍侯先生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依然以严谨、勤勉、谦虚等历史学者的高贵品格,笔耕不辍,用闪耀的思想解读千秋秦汉雄风。
每一次翻开朱绍侯先生的书,阅读深处,都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