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威廉希尔官方网站>>正文

关晓红:中国近代史的论文选题及其准备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3

浏览次数:

来源:本站原创

4月11日下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关晓红教授在学院三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中国近代史的论文选题及其准备》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史学月刊》主编郭常英教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关晓红教授从近年来员工毕业论文拖沓且质量差的现状谈起,认为当前老员工问题意识缺乏,尤其85后的员工更为明显。关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以下三个原因:电影、电视、录像的兴起;应试教育产业化;员工过于依赖搜索引擎。基于这一现象,关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的内容。

首先,关教授谈到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关系。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当代老员工应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本科生还未从中学教育转变到大学教育的角色中来,所以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关教授引用当下热点实例,风趣幽默地讲述了问题意识对本科生的重要性。

其次,关教授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掘提出几点建议。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好奇心、遇到问题耐心细致的观察思考并独立思考的习惯也需养成。但问题意识的强化也需遵循以下四个原则:渐进的过程;打破思维定势;培养质疑的习惯;逻辑层次和时间顺序。

最后,关教授具体到中国近代史的论文选题及准备。基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丰富、社会变动巨大等特点,可供发掘选择的选题十分广博,但是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点,论文都是没有意义的。关于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论文,关晓红教授认为,一是要在写作时始终保持问题意识,二是要对选题敏感,三是在阅读文献时要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其次,关于资料搜寻的方法,除了要坚持搜集面广、种类多等基本原则,关教授还特别提到在写作过程中要边搜集边看边整理边发现,循序渐进地深入对问题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关教授一一耐心解答。本次讲座不仅对同学们的论文写作产生颇多启示,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

主讲人介绍:

关晓红,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与文化,目前研究领域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行政、近代教育政策、晚清新政史等。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曾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从幕府到职官——近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转型》、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重大课题《晚清民国的教育政策与社会变迁》等项目的科研工作。